墨西哥灣發生石油
泄漏事件以來,給當地造成的生態和經濟影響難以估量。
BP也為此次事故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這次事故給石油界同行帶來了什么樣的警示?
測井:加強風險識別和應急準備
我所在的測井單位屬于高風險的行業,放射源、火工品經常應用在施工作業中,要從這次事故中吸取經驗教訓。發生在墨西哥灣的事故,我看主要是風險識別不夠和應對事故的應急準備不足。測井作業,也存在風險識別、風險消減以及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問題。一句話,開工前把風險識別到位針對風險采取措施要有效。要做好事故應急預案,防患于未然,要做到即使出現事故也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堅決杜絕事故失控現象。
目前,吐哈測井對放射源的儲存和保管有一套嚴密的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實行24小時值守,放射源的正常使用中從領用、運輸、押運、使用、交還等各個環節都受控,做到“全程一人負責制”,就是指定一名員工負責領料、保管、使用,施工結束后再交回庫房,直至保管員驗收后入庫,這個流程才算結束。在應急處置上,吐哈測井配備了各類救援工具,儲備了專業化的救援隊伍,定期進行實戰演習,不斷提升應急反應能力。(中油測井公司吐哈事業部副經理、安全總監 劉建成)
鉆井:做好井控工作很關鍵
實現鉆井施工安全,井控安全是最關鍵的。鉆井施工的最大風險是井噴失控,井控是預防和遏止井噴事故發生的牛鼻子。
西部鉆探成立兩年多來,先后成功制服21次井噴險情,最重要的是做好了井控方面的工作。具體是:嚴格根據地質設計、施工工藝、地面環境等情況,按井控風險級別,制定有針對性的井控措施和應急預案,并組織好對施工隊伍的技術交底;在打開油氣層前,要按照驗收審批制度驗收,不合格的決不允許開鉆;把好員工井控培訓持證上崗關;嚴格做好井控監督檢查,鉆井隊施工現場必須派駐現場監督,實行24小時監控,并督促井隊做好井控裝置的標準安裝、試壓和日常保養工作;嚴格把好井控人員坐崗關,這樣才能做到發現溢流立即關井、疑似溢流關井檢查;嚴格把好溢流險情發生時處置關,采取正確的措施,在短時間內有效處置險情。(西部鉆探工程技術與市場處井控管理科科長 劉海密)
現場:防范措施要到位
BP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給當地環境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對同行也是一記警鐘。我們在從事日常生產工作時,要有預見性,防范措施要到位,才能保證工作的安全順利推進。
筆者所在的氣田管理目前已普遍步入中后期開采,氣田水大量涌出,要避免外排污染,需通過回注管線輸送重新回注到地層。從這次事件的教訓中吸取經驗,要防范氣田水外漏造成污染問題。首先要對回注管線的設計壓力、試驗壓力、管線材質、使用年限有一個全面掌握;其次要對回注管線所經過的路段情況(如哪些地方是離飲水源近,哪些地方是魚塘、哪些地方是河流等)掌握做到心里有底;再次是做好回注管線的監測工作,要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頻率不同的檢查,通過管線壁厚程度確定運行時間;最后是在進行回注時要密切注意輸送壓力的變化,若遇顯示有爆管現象,要及時停止回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防止事態擴大化。(西南油氣田渝西采氣作業區 李傳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