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油價難成勢
法國罷工事件發生后,俄塔社于10月19日報道稱:“石油工人罷工事件導致國際原油價格急劇上升,倫敦洲際交易所北海石油運送費用每桶上升1.91美元,達到84.36美元每桶。”國內不少媒體也紛紛表示,近期法國罷工持續超過20天,影響了多家主要法國精煉廠,引發消費者恐慌性購油,國際原油市場氣氛也被推高。10月22日當天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13美元,收于每桶81.69美元。倫敦市場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13美元,收于每桶82.96美元。
法國此次罷工事件是否是近期國際油價波動的重要影響因素呢?對此,劉建平分析表示:“影響國際油價的因素很多,從法國自身石油供需情況分析,罷工事件的發生并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國際油價的波動。”
今年上半年,法國里維埃拉Fos-sur-Mer油港的石油進口量(供應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煉油廠)同比下降7%。通過該港口供應法國煉油廠的原油進口量同比下降3%。而與石油進口下降不同的是,上半年法國LNG進口量同比增長17%,生物燃料進口量同比大幅增長51%。法國通過不斷改變國家能源供應的結構,以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在其用油量本身在逐年下降的情況下,在歐洲煉油產能已經嚴重過剩的背景下,法國罷工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是減少了人們日常生活及社會生產對油品的總體需求量,更不會影響到國際油價。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專家姜鑫民也認為,當前國際油價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主要經濟體的匯率政策和全球貿易情況。法國罷工只可能在市場層面引發大眾對油價上漲的恐慌心理,而并不產生直接作用。同時,歐洲在油氣資源方面的供應鏈管理體系非常健全,不會因為一個國家或局部地區市場的波動而影響到整體。
受到美元匯率反彈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10月21日回落。截至收盤時,紐約商業交易所1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80.56美元。這更加印證了專家們的分析。但魯證期貨研發部燃料油分析師趙艷霞提醒,如果罷工短時間內無法結束,事態發展超出市場投資者的預期,該事件極有可能成為影響油價諸多因素中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