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22日獲悉,遼河油田公司2013年在老油區精雕細刻,獲得可采儲量700.9萬噸,是往年兩倍多,得到中國石油專家高度評價。
遼河油田原油產量能否持續29年有效穩產,新增可采儲量是第一前提。遼河油田2013年完成新增可采儲量任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由于控制儲量的重點區塊茨110塊在評價過程中變數較多,預測儲量雷家致密白云巖尚不具備上報探明儲量的條件,導致新增探明儲量沒有大的突破。
挑戰面前,遼河油田及時調整思路,把眼睛盯在老區,將功夫下在老油田產能建設、開發方式轉換和注水綜合治理“三項工程”上。
針對產能建設目標區塊存在構造破碎、儲層物性差和油井產能低等特點,遼河油田開展地質精細刻畫,落實油水關系;開展數模物模等室內研究,進一步優化井位部署。在重點區塊勝西潛山產能建設上,這個油田通過開展地震波形反射特征與生產規律研究,建立裂縫數量與產量之間的匹配關系,尋找部署有利區域。目前,勝西潛山投產各類井近70口,日產油近400噸,新增可采儲量332.6萬噸。
開發方式轉換是增強油區穩產能力的重要支撐。2013年,遼河油田超前準備和精心實施,開發方式轉換441井組,年產原油211萬噸。其中,杜 84興隆臺油層SAGD增產效果明顯,已實施23個井組,對比原方式每天增產原油102噸,提高采收率30%以上,新增原油可采儲量368.3萬噸。
按照“股份公司、油田公司、采油廠”三級管理模式,遼河油田安排專項治理區塊60個,完成各類注水工作量1951井次,自然遞減率、綜合遞減率與實施前對比分別下降1.26%和1.36%,培植牛心坨油層等7個新增可采區塊,新增可采儲量85.5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