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海市發改委宣布,繼2008年后,申城擬再次對居民管道燃氣價格進行調整:天然氣價格擬從現行的每立方米2.5元調整為3.02元,上調20.8%,階梯氣價將同步實施。
業內人士認為,存量氣價格若上調,對上游開發企業是利好,但下游用氣企業將因此承受壓力。從行業發展角度看,通過價格調整,可以促進天然氣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淘汰部分過剩產業。對于正在摸索天然氣道路的中國來說,產業發展的短暫放緩或可給市場留出一個理性的思考空間。
每戶每月增加支出不超12.5元
據上海市發改委介紹,受氣源結構和氣價變化影響,目前上海市居民天然氣綜合門站價格相比上一輪調價時對應的門站價格漲幅已達37%。同時,人工煤氣制氣原材料成本的漲幅也已超過8%。
按照上海市已建立的居民燃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公式測算并結合成本監審情況來看,上海市居民天然氣價格擬每立方米上調0.52元,即從現行的每立方米2.5 元調整為3.02元,調整幅度約為20.8%。按照上海市80%天然氣居民用戶月平均用氣量不超過約24立方米測算,每戶每月增加支出不超過約12.5 元。
值得注意的是,距離2013年7月份國家發改委上調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已近一年時間,根據“十二五”末存增量氣并軌的精神,目前我國的天然氣價格仍需要分兩次逐步調整到位。
因此,近期有不少市場人士猜測,天然氣調價窗口或將又一次打開。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天然氣供求關系惡化倒逼階梯氣價出臺,階梯氣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供需矛盾。實施后,氣價上漲也是必然趨勢。
不利于天然氣中下游市場
不得不提的是,2013年在天然氣提價后,中石油天然氣與管道板塊扭虧,實現經營利潤288.88億元,但進口天然氣業務仍然虧損418億元。
同樣,中石化2013年外銷原油、天然氣以及其他上游產品營業額為608億元,同比增長13.2%,主要歸因于原油銷量增長,以及天然氣銷量增長和價格提高。
天然氣價格上調,對于上游企業來說是利好,中石油和中石化樂見氣價上調。但是,對于中下游企業來說,則面臨著成本上漲的壓力。
據安迅思觀察,2013年調價以后,一些中下游企業發展放緩。但對于國家來說,調價的主要目的除了將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減少進口成本倒掛現象以外,更重要的是在現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通過調整價格實現天然氣的合理配置,淘汰部分過剩產業。
盡管天然氣價改面臨一定困難,但價改的進程不會因此被改變或推遲。
據一位從事上游開發工作的中石油專家表示,天然氣價改有利于減輕上游企業進口天然氣的高成本壓力,因此價改有利于激發上游企業的進口熱情。但是,調價勢必導致天然氣中下游市場的發展熱情下降,天然氣相對其他能源的價格優勢將不再明顯。
安迅思分析師顏石向記者表示,2014年新一輪價改如期而至,或將是對本已很“受傷”的天然氣中下游市場的又一次打擊。
“但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價改是進行優勝劣汰的必經之路。對于正在摸索天然氣道路的中國來說,或許短暫的放緩可以給市場帶來一個理性的思考空間”。安迅思分析師指出,價格市場化有利于提高天然氣行業的利用效率,從長期看,將促進天然氣行業健康發展。此外,未來天然氣行業改革應多管齊下,使更多受眾能夠分享 “天然氣時代”的紅利。(原載《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