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將繼續推進
如果說“十一五”是我國天然氣產業快速發展時期,那“十二五”期間,天然氣產業發展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從目前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的狀況和市場環境來看,‘十二五’期間,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劉毅軍表示。
首先,從天然氣供應網絡方面,“十一五”期間我國勘探開發并建成多個油氣田。其次,通過努力,我國已初步形成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國、連通海外的天然氣管網,逐步實現保障多元化、資源調配網絡化、管道管理自動化的天然氣供應局面。清潔能源需求也在逐步增加,我國天然氣需求將繼續旺盛。專家認為,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長速度將超過煤炭和石油。巨大的需求將促使天然氣產業更多的投資和更快的發展速度。
鑒于天然氣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優勢,國家能源局也加快了天然氣產業的指導和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按照“穩定東部、加快西部、常規和非常規并舉”的思路,加大鄂爾多斯、川渝、塔里木等重點產氣區的勘探開發;抓好主力氣田增產,加快建設塔里木、西南、長慶三個年產量200億立方級大氣田;積極開發海上天然氣資源。同時,我國還將繼續加快油氣管網建設。根據國內新建整裝油氣田上產,以及老油氣田增產需要,加強西氣東輸三線、東北管網等天然氣骨干管道建設。預計到2015年,國內油氣管道總長度將達到14萬公里左右。
“‘十一五’為我國天然氣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國家政策支持發展,相信‘十二五’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前景更加廣闊。當然不能排除我國天然氣產業在今后加速發展過程中,還會遇到許多新的困難和問題。”曾興球指出。
季節性供需矛盾是近年來天然氣發展遇到的一大難題。
曾興球認為,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供求不平衡。近十年來,我國天然氣市場開發速度較快,有的地區需求超計劃增長太多,造成資源供應一時緊張。第二,輸氣系統配套工程滯后,儲氣庫的調峰設施尚在建設之中。第三,能源消費結構單一,市場調節平衡能力比較差。曾興球表示,解決上述問題,首先是要統籌兼顧,根據資源開發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天然氣市場。天然氣開發一定要做到資源開發和市場開發基本同步,不能盲目。要分類規劃天然氣使用單位,明確優先類、允許類、限制類、禁止類,有效地控制市場發展的節奏。其次,要著力提升天然氣供應調峰的能力。國家能源局已經將加快天然氣調峰能力的建設作為今后幾年發展天然氣產業工作的重點。今年我國將利用地下鹽穴、廢棄油氣田,抓緊建設一批天然氣儲氣庫;加快推進江蘇、大連、山東、珠海、寧波等5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設;抓緊西氣東輸東段工程建設。把天然氣儲氣庫、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與全國天然氣骨干管網互通互聯,提高應急調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