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層氣作為非常規天然氣,在補充天然氣供應不足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美國的煤層氣發展來看,也是一個很好的范例,08年,美國的煤層氣產量達到557億立方,約占美國全部天然氣產量的10%,真正發揮了它的補充天然氣不足的作用。
我們國家,天然氣的煤層氣未來產量預測大致上是這樣的,最近好多機構跟石油企業做了一些預測,我國的天然氣到2015年、2020年,市場需求分別達到2500億立方跟3200億立方。屆時國內產量1500億、2000億立方米,加上進口,無論從中亞、西亞還是俄羅斯,缺口仍然達到500億方左右。煤層氣補充這個缺口就是一個重要的契機。
據預測,到2015、2020年的產量來講,分別達到100億、200億立方米,補充天然氣供應缺口分別達到20%和40%。比較來看,可以分別提高天然氣的消費比例約0.5%和1%,如果能源消費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也都促使天然氣的消費比例從目前大約4%提高到10-15%。
煤層氣要想獲得大發展,必須要有儲量來作為基礎。我們目前到2009年底,煤層氣的探明儲量非常低,僅為分千分之五,大約是800億立方。根據國土資源部、全國礦產資源規劃情況,到2015、2020年,預計新增煤層氣探明率儲量分別達到5000億、10000億方,資源探明率也將分別達到1.5%和3%。
目前,煤層氣的產能建設規模非常小,到09年是27億方,年產量也很少,大約是10億方,總量上是比較偏小的。從現在的資源來看,假設2009年產量可以達到40億方,現有的可靠資源來看,儲采比可以達到20。未來5-10年的資源發展來看,還是有很好的基礎的。
隨著新的儲量大幅度增加,2015和2020年產量將達到100億、200億方,而且我們的主產區主要還是集中在陜西省的沁水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
煤層氣經過14年風風雨雨的發展,應該說它的發展基礎并不是太強大,發展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障礙。面向未來還存在著一些挑戰,主要有四大方面:
第一,70%左右豐富的煤層氣資源還是分布在中西部,尤其是山西、陜西還有新疆這一代,主要的消費地區在東部。資源采區空間錯位,跟我們天然氣基本一致,但是煤層氣它的長輸管網相對不足,就限制了現有的煤層氣源得不到一個較快的開發,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煤層氣的開發進程。所以說,完善長輸管網仍然是一項重要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