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記者從科技管理部獲悉,中石油水驅提高采收率關鍵技術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和理論技術創新,使公司在水驅提高采收率領域保持世界領先地位,為集團公司“保增長保效益”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據股份公司2010年統計,中石油水驅油田地質儲量占已開發地質儲量的88%,產量占總產量的80%左右,剩余可采儲量占總剩余可采儲量的 75%以上。較長時期內,水驅仍然是中石油所屬油田的主要開發方式。但由于新區潛力有限、老區提高采收率難度加大,面對高度分散的剩余油賦存狀態,用創新思維推動水驅老油田開發技術升級,對水驅提高采收率,特別是高含水油田的水驅潛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近日,科技管理部組織專家組對股份公司重大科技項目“水驅提高采收率關鍵技術研究”進行了中期檢查評估。這個項目由勘探開發研究院、大慶油田、新疆油田、大港油田、冀東油田和玉門油田等單位聯合承擔。
專家組認為,這個項目圍繞水驅提高采收率這一核心,開展了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和儲備技術研發,已在儲層精細結構表征及注采結構調控技術等方面取得重大創新成果,形成12種有形化產品,申報專利16項,研發軟件3套,制訂標準規范10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54篇。
項目取得的重大進展和創新主要包括:初步形成基于單砂體構型表征的注采結構精細調控技術,在大慶等多個油田區塊開發調整中得到應用;水平井控水增油工藝、材料研究取得突破,實現控水增油工藝的標準化;同井注采裝備得到改進,油水分離器分離能力和效率得到提升,管柱壽命得到大幅延長,實現油、水、砂三相分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