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1日,大慶鉆探鉆井二公司成功打出定向井1022口,井數創歷年之最,居大慶油田之首,機械鉆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1.44%,鉆進周期縮短0.52天,建井周期縮短0.69天。
鉆定向井與打直井,在速度上是鉆井行業公認的分界點。大慶油田第一口井深1281米的定向井是由鉆井二公司1983年施工的,用了75天時間;而現在,同樣井深的定向井僅5天左右就可完井,速度與直井不相上下。
30年來,大慶鉆探鉆井二公司跟蹤研究定向井施工工藝,下功夫破解難度大、周期長等瓶頸難題,把提速作為科研攻關的重點,組織力量持續系統開展井眼軌跡控制、優化井身剖面設計、技術參數優選、地層造斜規律等方面的技術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為適應油田穩產需要,在現場攻關中,技術人員成功研究出由過去的三段剖面轉變為“直、增、穩、降”四段制、“直、增、穩、降、穩”五段制剖面設計,應用MWD無線隨鉆儀器和大扭矩螺桿鉆具,建立定向井信息數據庫,開發相關軟件,對于指導定向施工、定向后的軌道監控起到關鍵作用,也為提速清除障礙。
近年來,大慶油田定向井數量大幅增加。由于老區井網密集,井組數量增多,間距不斷縮小,新井與老井防碰的難題更加突出。過去,北區等區塊的設計中靶半徑是30米,現在改為15米;薩中、南區、喇區的設計中靶半徑是30米,而現在改為25米垂直圓柱靶,井眼軌跡控制和中靶難度相對增大一倍。在半徑縮小、軌跡控制和中靶難度加大的情況下,大慶鉆探鉆井二公司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試驗和推廣新工藝,今年在590多口垂直圓柱靶定向井施工中,采用MWD加高效螺桿鉆具復合鉆井技術,實時監控井眼軌跡,中靶率達到100%。
對于高難井,大慶鉆探鉆井二公司定向室技術人員住到井隊,實時監控,進行防碰計算,預測軌道走向。15545鉆井隊在高123-斜545井施工中,作業人員突然發現鉆速出現異常,立即停鉆。技術人員經過計算,發現與上口井軌跡間距只有1米,如果繼續施工,就可能發生“串門”事故。定向室主任劉潤波果斷決定起鉆,采取封井側鉆處理,由主任工程師李昕現場盯井施工,避免了可能發生的相碰事故。今年年初至今,這個公司施工的1000多口井,未發生“握手”和“串門”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