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4日,塔里木油田成功實施措施作業235井次,累計增油23.65萬噸,相當于新增一個東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深埋于地下6000多米的油氣藏,猶如摔碎的盤子被人踢了一腳。哈得、東河等主力油田歷經20多年深入高效開發,已進入高含水采油期,含油面積逐漸縮小,并逐漸呈現零散化,剩余油猶如散落滿地的芝麻,措施挖潛難如大浪淘沙。
為提高措施選井選層質量,塔里木油田精細“一井一策”管理,創新出分油田、分單元、分油組、分井區、分單井、分層位、分小層的“七分”精細油藏動態分析法,密切跟蹤油氣動態監測資料,對照地層能量、產液剖面狀況、剩余油分布規律等進行深研細究,在摸透每一層油藏習性的前提下,精心選井選層,有效挖掘有潛力的井和層段,強化新剩余油類型的探索及廢棄層的再挖潛。
為提高增油效果,科研人員在確定措施增油前期,科學制定多套增油方案,然后通過數字模擬進行測試,篩選出最優增油方案,以達到最佳增油效果。輪南2-3-3井是三疊系一油組一口低產井,日產量僅1噸,屬于間開生產?蒲腥藛T原計劃對這口井實施轉注水作業,通過數字模擬測試,最終優選三疊系三油組補孔改層生產。措施作業后,這口井日生產原油63噸。
科技增油,在“潛”中挖潛。塔里木油田加強新技術推廣應用,在“貧油區”中尋找“富油層”,挖潛剩余油。輪南作業區技術人員針對輪古7-5井關井壓錐周期長、生產高含水的狀況,結合成像測井資料,發現這口井生產層段上部存在10米物性夾層,決定利用夾層的存在和堵水措施封堵下部儲層進水通道,對上部儲層進行射孔求產。堵水作業后,含水率由作業前的93%降至零,日產油由4噸增加至52噸。10月20日,技術人員進一步優化這口井的工作制度,日產油量由52噸上升到90噸。
此外,塔里木油田開發部門堅持“低產、低效井不一定沒潛力,高產、長壽井不一定高效益”的挖潛理念,全體總動員,對生產井逐口摸排,扶起躺倒井,喚醒“植物”井,深挖每一口油井的最大潛力。10月27日,塔中4-6-H11井措施作業后,由日產量不足1噸的低效井變成日產油40多噸的高效井。長關井塔中409井應用多級脈沖射孔補孔作業后,極大地釋放了層系產能,平均日增油18.8噸,為今后老井摸排、措施挖潛提供了借鑒。
短評
進入開發后期的老油田,面臨地層能量衰竭、含水快速上升、措施難度大等問題。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地下油藏被吃干榨盡,邊邊角角的剩余油還大有文章可做。剩余油是油藏中的邊角碎料,如同螃蟹爪里的肉,儲量少、產量低。而要摳出螃蟹爪里的肉,好比姑娘繡嫁妝,需要細功夫。
所謂細功夫,一方面指技術“精細”,精細油藏描述,精準了解幾千米地下的復雜情況;另一方面要精細開發方案,提高挖潛成功率,少做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