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隴東地區寧151井,中油測井公司60101隊使用一串測進行測井,從儀器下井到全部結束,只用了7.8個小時,比常規測井減少井口占用時間4個小時。
60101作業隊隊長胥召介紹,剔除鉆井通井因素,裸眼井測井平均占井時間已由去年的15.6個小時縮短至14.87個小時。
目前,油田開發已由原來的“快打井、多打井”向“少打井、打好井”轉變,中油測井公司的主要作業市場——長慶油田也走上“少井多產”效益之路。面對今年整體作業量下降、市場萎縮等情況,這個公司全面加大新工藝、新技術應用,提高勞動生產率、設備利用率及人員素質,以優質高效服務吸引客戶。
在生產組織上,中油測井公司本著“平穩、均衡、效率、受控和協調”的原則,力求發揮最大測井資源效能。每天按照井數統計各單位作業時效,以及作業隊單位時間效益指數,確保實現全年提速3%的工作目標。同時,根據水平井的開發模式,推行“工廠化”作業,創出單隊4天3夜完成4口水平井固井質量測井的新紀錄。今年上半年,作業隊日均野外作業時間同比下降58.55%,隊伍周轉率同比提升20%。
為油田提供先進的技術服務,是中油測井一直堅持的理念。“15米一串測”能夠提高測井時效30%以上,現已成為提速提效的利器。今年,此項技術得到大規模推廣,目前已有32串儀器投入現場使用,累計測井370口。注水測控技術推動測井服務由單一測井業務向“測井測控”轉變,截至6月底,已完成各類生產測井作業5319井次,同比增加35.69%,產值同比增加28.11%。產能預測的技術優勢也得到發揮,產值同比增加4.5%。
此外,硬電纜、橋塞射孔聯作、實時導向等新技術和新工藝,也取得了良好效果。5月中旬,中油測井首次在長慶油田開展薄油層水平井近鉆頭隨鉆地質導向服務,讓鉆頭“嗅”著油味走,砂層鉆遇率達90%以上。6月中旬,國產爬行器成功應用,比用常規水平井傳輸工具測井時效提高50%以上。
大力推進作業隊伍技能綜合化。中油測井現有250多支測井隊伍,大部分都能獨立完成成像、核磁等特殊單項作業,并兼備油、氣井測井能力,基本實現了“裝備均衡化、隊伍多能化”。同時,加強設備維護保養,嚴格按測井流程進行現場施工,儀器一次下井成功率達98.96%。
據悉,今年前6個月,中油測井已完成陣列感應、聲電成像、地層元素等成像測井2131口,隨鉆測井15口。在主要作業市場長慶油田,裸眼井的測井市場占有率提升至90%,同比增加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