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聯合主辦,中能智庫、能源金融俱樂部精心打造的跨界互動大型平臺——中國能源金融高端論壇再次在京鳴鑼論道,把脈微電網及儲能產業發展走勢,高端嫁接能源與金融,推進政策落實和項目實施。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史玉波,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邢軍親臨論壇指導并致辭,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博士作了精彩的政策解讀,有關專家發表了主題演講,50余名大型能源企業、金融投行高管同臺切磋交流。
本期論壇的主題是“微電網及儲能產業發展”,旨在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關于推進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等國家能源產業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微電網、儲能技術創新及產業應用,充分發揮金融資本在電力體制改革中促進新型商業運營模式、新業態發展的行業的升級助力。論壇認為,儲能及微電網符合未來能源發展趨勢,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重要戰略、落實國家能源發展方針的具體體現,是推進能源發展和企業經營管理方式變革的重要載體,是“互聯網+”在能源領域的創新性應用,對推進節能減排和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史玉波常務副理事長在致辭中表示,儲能及微電網是世界能源科技創新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儲能改變了電力工業即發即用的傳統模式;微電網與大電網的發展相輔相成,符合集中式大規模能源基礎的開發、輸送和分布式能源的建設、發展的需要。史玉波強調,儲能及微電網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領域,隨著現代能源體系的建立,“十三五”期間,我國對儲能及微電網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推動儲能及微電網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離不開與會的各位能源、金融專家和企業家的支持和共同努力,希望中國能源金融高端論壇繼續發揮優勢,搭建交流平臺,嫁接資源資金,推進我國儲能及微電網產業發展,發揮應有的橋梁、紐帶作用。
邢軍秘書長在致辭中說,微電網和儲能產業發展既是全球關注的新領域,也是我國能源改革的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是我們國家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要內容。開發性金融以服務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為宗旨,以市場化手段來服務目標,依托國家信用,通過金融市場,募集以長期為主的資金,為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中長期資金支持。微電網和儲能產業等涉及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是開發性金融重點關注和支持的領域。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將指導、協調成員單位研究開發更多的支持能源產業發展的金融產品,聚集更多金融資源,對能源產業進行金融支持。
梁志鵬副司長在演講中表示,從長遠來看,可再生能源發展,特別是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這樣一種波動性可再生能源發展未來有巨大發展前景。從國際上看,很多國家都是把儲能作為未來的一個重要領域。儲能技術不僅在電力系統使用,在汽車領域使用增長更快。微電網是電力系統一種組織方式,儲能是微電網一個必要的要素。包括儲能在微電網的應用等政策,主要還是與電力改革相結合,走市場化道路,充分發揮微電網多種能源互補融合的綜合作用。結合電力市場化改革,在適宜地區發展多能互補微電網,創新發展智能電網、智慧電網,甚至能源互聯網。電力改革給了市場主體發展權利,只有進入市場,才有廣闊的創新空間。希望在金融的支持下,通過能源企業、科學界的不斷創新、創造,推動微電網和儲能產業取得更大的發展。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工與新材料所所長來小康、國網能源研究院首席專家馮慶東等專家在論壇上作主題演講,恒豐銀行、沃衍資本、科陸電子、京運通科技、合縱科技等50余家單位負責人參加了論壇,并就“儲能及微電網補貼和補貼形式”、“儲能及微電網市場進入標準制定”、“建立儲能國家示范標準及引導基金的可能性”進行了互動交流與深入探討。
中國能源金融高端論壇是高端能源金融合作交流互動平臺,以前瞻視野和探索精神,不定期進行國家政策解析,商業模式探討,行業需求分析,搭建交流平臺,把脈發展走勢,為能源發展匹配資金、為金融尋找能源項目,實現產業與資本的無縫對接和高效配置。該論壇第一期已在能源和金融領域,乃至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中能智庫橫向整合中國能源研究會各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內設機構的資源和力量,縱向借助能源產業鏈上、中、下游,秉承“權威、專業、前瞻”的宗旨,依托權威專家資源庫、全媒體傳播平臺,為企業和會員提供研究、咨詢、教育、傳媒、人才、會展、資本等專業、權威的一攬子解決方案。